中国网新山东5月30日讯 5月30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信用修复”典型案例。
在今天发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东营某泵业公司与某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建设职工改善用房和商品房,因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20栋在建楼房烂尾,引发执行案件500余起,涉及交款职工1300余名,涉案标的额8亿多元。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涉案项目紧邻学校,周边楼房销售良好,最佳解决方案是恢复建设。为彻底解决系列纠纷,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公司的监管,帮助某泵业公司恢复正常经营,变拍卖“烂尾”楼房为“招商”,引进垫资承包商恢复建设。同时,加强执行工作“三统一”管理,对500余起执行案件统一调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截至目前,所有项目恢复建设,1472套房产顺利交付,公司借款全部清偿。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动联系两家公司,屏蔽删除各类涉案信息1385条,为两家公司修复了信用,两家公司生产经营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本起案例的典型意义在于,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帮助巨额负债企业摆脱了危机。一是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加强对涉案公司的监管,用司法和行政公信力为涉案企业信誉“输血”。二是通过执行工作“三统一”管理,有序推进案件执行,避免了“信用挤兑”。三是全流程实施信用修复,在办案中和结案后,及时重树了当事人的商业信誉。
在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典型案例中,被执行人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账户已被保全一千余万元,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无法清偿本案70余万元债权。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表示,其正在与申请保全人积极协商,申请宽限一个月时间,暂时屏蔽被执行人信息,待账户解封后,相关执行案件均可履行完毕。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经查询发现,该企业信用良好,只是暂时遇到了经营困难,经耐心协调取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暂时屏蔽了执行信息,给予了一个月的宽限期。今年5月,该公司保全案件达成和解,存款账户解封,该案顺利执行完毕。
本起案例的典型意义在于,人民法院灵活运用宽限期制度,帮助有履行能力和意愿的企业避免信用受损。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暂时屏蔽被执行人信息,助力企业信用修复,不仅推动了系列执行案件的顺利解决,也助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取得了多赢的良好效果。
在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某标的额2.5亿余元的追偿权纠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某能源有限公司名下的不动产、生产线及配套机器设备依法启动评估拍卖,但均流拍,申请执行人因急需流动资金,不同意以物抵债,案件执行陷入“僵局”。执行法院经深入调查发现,被执行企业员工600余人,生产的沥青、煅后焦等产品销售全国,正常情况下缴税超过2000万元。因受疫情影响,被执行公司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陷入停滞,即使恢复正常经营,资金回流周期也较长,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题。
为实质化解矛盾纠纷,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方面启动信用修复,积极与申请执行人协调,争取其同意解除失信和查封措施,帮助企业进行融资,提高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促进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申请执行人同意被执行公司以产品抵债,在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同时,为被执行企业恢复生产争取了周转资金。目前,双方公司已按协议履行5期,履行到位2600余万元。两家企业握手言和,在业务上有了新的合作,有效促进了案件的执行。
该起案件的典型意义是人民法院运用“执行和解”+“信用修复”机制帮助企业摆脱“债务危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本案双方当事人均是规模较大企业,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一方面加强信用修复,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加大和解力度,巧用双方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推动案件执行,麻将胡了最新官方版下载有力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阚金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