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 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这些背景赋予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殊的意义。
近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导丁元竹接受了记者连线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丁元竹:去年没有设定经济的增长速度,今年的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是6%以上。
因为去年疫情的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下规定增长速度是有难度的。目前,我们对防控疫情有了一整套的办法,有了一整套的应对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把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在了6%以上,说明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同时也有足够的政策储备来使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特别强调了宏观政策要精准调控,这也表明我们宏观调控的政策越来越成熟。
一方面,要压缩中央本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宽松一些。这说明中央政府在民生问题上下了非常大的力气,下了非常大的决心。保就业、保民生,因为地方政府负责公共服务的供给,所以保障地方财力是非常关键的。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还把“零工”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提出,而且把它相应的保障方式、支持政策都提出来了,这意味着我们对新业态发展环境的支持,对新业态的认识在不断提升。
资料图。2月25日,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的学生潘污简(右)与堂妹在家里做寒假作业。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网发新华网:“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整体性的重大措施,您认为它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蓝图?
丁元竹:“十四五”规划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起好步非常关键。“十四五”规划同时也承接了我们上一个百年目标,因此这个规划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布局新发展格局这样一个逻辑主线来规划的。这“三新”体现了“十四五”规划的基本特点。
围绕着“三新”,立足新发展起点,核心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这些都做了很好的勾画。
新华网:“十四五”时期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您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一是人口布局的问题。现在农村还有5亿多人口,从目前布局的状况来看,根据我的研究,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现在很多人在近郊打工,住在农村,大概占30%;另外一些是大的行政村在慢慢地进行集结,形成新的城镇,新的产业集群,大约也占到了30%;还有一些是我们经常讨论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人口怎么合理的布局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文化问题,乡村振兴怎么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加农村的人才,培养农村需要的人才。这个问题也非常关键。麻将胡了最新官方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