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托克逊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走进托克逊县第一小学,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武雪琴摄
今年是“八五”普法工作启动年。新疆“八五”普法有什么规划?新的五年里,我们如何开展普法工作?围绕各族群众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听听他们怎么说。
8月30日,沙湾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红娟来到伊某某家回访,考察了解伊某某父母对“督促监护令”的落实情况。
伊某某是未成年人,因涉嫌犯罪由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经过12个月的跟踪考查,今年7月,检察机关认为伊某某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认真接受矫正和教育,且监护人积极配合,通过不公开听证,决定对其不起诉,同时向伊某某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督促他们履行监护职责。
张红娟说,伊某某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对伊某某实施犯罪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一时误入歧途,与做父母的缺乏法律知识、不清楚监护人的职责有很大关系,普法学法很重要。”伊某某的妈妈说。
日前出台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司法厅关于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在全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对于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助推“十四五”期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同时明确了新疆“八五”普法目标,包括到2025年,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等。
根据部署,我区要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在自治区公务员录用中,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法治理念、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中的内容占比。
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疆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团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阶段法治课均提出量化要求,其中规定,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每周要开设2课时法治课。
《指导意见》还要求,强化机关部门推进责任,切实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合力,强化家庭保障责任,进一步深化法治教育成效。一系列部署,给伊某某等未成年人撑起法治“保护伞”。
9月5日,吐鲁番市鄯善县辟展镇兰干村的葡萄地里,一群“红马甲”小心翼翼将一串串葡萄剪下放进筐子里。
时值葡萄成熟季,鄯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干部利用双休日来到田间地头,帮结对亲戚摘葡萄。“如果没有他们帮忙,我都不知道啥时才能摘完。”看着亲戚们汗流浃背的身影,村民白克力阿不力孜感激地说。
鄯善县“红马甲”帮结对亲戚摘葡萄,是新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图景的一个缩影。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花”开遍天山南北。
《规划》立足这一区情实际,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创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按此要求,《新疆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新疆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是今后五年法治宣传教育重要内容。
此外,《规划》紧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在突出宣传与维护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作出部署,要求持续开展“服务总目标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为满足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疆建设需要,促进依法惩治和预防犯罪。
“我区八五普法规划与国家八五普法规划相衔接、相契合,又从新疆实际出发,深挖区域特色法治元素,可谓疆味十足。”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王江说。
连日来,新疆各地、各部门(单位)时不我待,纷纷结合《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8月26日,乌鲁木齐市司法局驻沙依巴克区平顶山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邀请律师走进辖区,给学生们带来“开学季法治第一课”。律师和工作人员用生动的民族团结故事,引导孩子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9月2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克什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向辖区群众发放有关维护稳定的法律知识宣传单,号召大家筑牢国门边境法治“防护网”。“我们要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做好普法工作。”该站执勤一队队长吴哲赟说。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实行,法治文化蓬勃发展通过各级各部门的探索实践,新疆“七五”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新疆“八五”普法规划在继承中创新,特别注重思想引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法治思想作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强基导向,提出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着力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新举措。
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是“七五”普法的标志性举措。《规划》要求,我区“八五”普法要巩固深化这一普法责任制,同时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普法责任。
这就要求,各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要结合行业特点和普法对象的法律需求,制定本系统本行业普法责任清单,加强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人员学法用法,积极面向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开展有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为扩治文化阵地覆盖面,提高使用效率,《规划》明确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内容。
为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规划》提出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建设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模范守法家庭等。
同时,《规划》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全区“访惠聚”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结合,要求充分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等载体和驻村(结亲)干部走访入户的有利时机,开展面对面的讲法释法,推动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万家。
此外,为确保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规划》强调,健全完善实时普法机制,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并创新提出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以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视角深耕智慧普法。
众所周知,法律内容规范严谨,很多理论高度抽象,阅读、理解起来相当困难,所以在很多人眼里,学法是件枯燥事,怎么都提不起兴致。
现实中,仍存在这样一种“尬”境,那就是普法者“自说自话“,回应者寥寥,你讲的群众不爱听,群众喜欢听的你又讲不出来。
pg电子平台
打破尴尬首先要明白,普法的对象是普罗大众,这就注定了普法者要化枯燥为鲜活、化专业为通俗,用好听的故事、有趣的形式吸引受众。法律知识的传播形式和方法,要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接受习惯,形式多样,就容易触动受众的神经。
要想做到形式多样、传播效果好,需要我们将法律知识拆分成细小的切口,在确定选题时,选择那些贴近群众的话题、群众关注的话题、有故事的话题,将其转换成通俗易懂的产品,利用抖音、小红书、快手、微信、微博等平台宣传、推广。
要而言之,普法要创新形式、改进内容,生产平白易懂、生动活泼的内容,让受众以轻松愉快的心境接受法律知识。